為什麼總是讓我覺的如此的不平衡!我就只想要一點點別人所得到的關心或問候
哪怕就只是只有一句話,我也會覺的很開心,但是我使終就是感受不到那"一點點"
你總是會在所有人都在時,問我那"她"吃飯了嗎?通常你問的時間,都是我去接你回家的
時間,你知道那時候是幾點鐘嗎?是PM10:00多了耶!你竟然還會去問"她"吃飯了嗎或吃飽了嗎?是怎樣!那如果她回答你還沒有的話,你是打算去幫她買還是再幫她準備嗎?不懂為什麼耶,我也都坐在你旁邊啊,那你問我一下是會怎樣,我也很想回答你啊.....

你總是跟我抱怨另一位"他"一到了假日時,出去等於不見了;回來就像撿到的
你也是一樣會一直打著電話找人,但通常得到的答案就是轉接語音信箱
但往往只要一回來,你對他的關心也是從來沒有少過,你一樣擔心他吃飯了嗎?
吃飽了嗎?是不是睡眠有夠..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你總是在我有抱怨聲時!再來告訴我說,其實你對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態度和做法
等到我是他的角色時,我就會了解了...我還是不了解耶!那為什麼是有那麼多的不公平
都讓我感受到了,而也明白的罷在我眼前,我卻一點能力想改變的能力也沒有,因為我也很楚的知道我根本沒有辦法改變你,因為你是上我是下,你說的永遠是對的,就算你有錯一定是我聽錯!這道理我懂,我還是會去扮演我該扮演的角色!我一樣會去做我平常該做的事,如果還有讓我認為不公平的事,我知道那是我的錯覺,我會調適的

<分享一篇網路文章>
頭好痛,躺在床上,久久無法入睡。
現在是中午十二點半,還沒吃飯,肚子好餓,我在等老二起床一塊吃。
妻子說他們凌晨三點多看完DVD才睡,餓了就先吃吧。但我還是想等。
老二在台北讀書難得回來,更難得一塊吃頓飯,何況今天帶女朋友和同學一塊回來。
迷迷糊糊躺了一會,起來已經下午兩點了。在臥房顛倒個半天不知道穿什麼好?
是休閒一點還是家居一點?好不容易穿好下樓,看到妻子已經在廚房忙著,
我過去問她:「我這樣穿好看嗎?」她頭也沒抬回我:「在家怎麼穿也行。」
我回到客廳漫不經心地看著電視。我還在等,等著他們起床。
突然聽到樓上沖馬桶的聲音,起來了。我衝到廚房告訴妻子:「起來了。」
妻子回我:「正好,再炒兩個菜就好了,你準備桌子吧!」我忙不迭動起來。。。。
不一會,幾個人下樓來了。孩子們很客氣地跟我們打招呼,妻子解開圍裙走出來,
笑著招呼:「吃飯吧!」氣氛凝住了幾秒鐘。
這時,老二回答:「我們不吃了,今天同學聚會,我們要趕快走,快遲到了。」
妻子仍然想留住他們:「我早上才去市場買的菜,還現殺了一條魚,做你最愛吃的豆瓣魚,吃了再走吧!」似乎仍然留不住他們,老二回說:「你們吃吧。」
趁著同學們穿鞋子的空檔,妻子小聲告訴老二:「我和老爸一直在等你起床一塊吃飯,我們都還沒吃呢!」 老二皺個眉頭,回過臉告訴妻子:「你們幹嘛等呢?餓了就先吃嘛!你們這樣等我,我會有壓力啊!」說著就在同學一片謝謝與再見聲中出門了。
留下我和妻子站在門口。我碰到妻子的手 ……涼涼的。
我知道,我可以很嚴肅地告知孩子,這是不懂事,甚至更誇大這是不孝順,然後再給他一些教誨,告訴他以後如何安排時間,計畫順序,生活規律把一些教條的東西塞給他。
我相信他會接受,但我相信他以後會減少回家的時間。
就算回來,他也會告知朋友們:「在我爸媽面前一定要如何如何..否則會如何如何…。」
那時候,我再也等不到我的孩子了,等到的只是一個虛偽的人
我也知道,這不是一個現象其實,這是一個「過程」孩子和父母都在學習的一個過程。
孩子學習如何過他自己的生活,父母學習如何接受孩子已經長大了的事實。
這過程有點苦,但每個人都會經過。孩子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,父母太侵入孩子就會逃避。想起一句老前輩的話:

「當孩子大時,父母要學會三個心──不要太關心,不要好奇心,不要太熱心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 文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